内容简介
这首作品作于1877-1878年,是作者一生中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不但是勃拉姆斯较为伟大的作品之一,而且本曲连同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大师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协奏曲。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首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
作者介绍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是德国音乐*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勃拉姆斯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以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出发,着力表现时代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作品成为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勃拉姆斯写作交响曲并不追求色彩和光辉的表现,但他的乐队表现却格外精致而富有表情。在继承古典乐派交响乐的结构形式的同时,勃拉姆斯又赋予作品浪漫主义的色彩和气质。作品结构严谨,情思蕴藉,规模庞大。他还将德国古典作曲家严密的复调技术和动机发展手法运用到交响曲的创作中。重要作品还有《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第五、第六,管弦乐《学院典礼序曲》及乐作品《摇篮曲》等曲目。丁芷诺,江苏昆山人,生于上海。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学科带头人,作曲家丁善德的女儿。多年来她改编了深受中外听众欢迎的弦乐四重奏、小提琴齐奏、弦乐合奏等曲目。其中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写出的《小提琴基本功强化训练教材》一书,被评为文化部教材一等奖,国家教委教学二等奖。她长期关心小提琴教学工作,著有相当数量的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