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元龙音乐书店……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声乐乐谱 > 声乐理论书籍 > 侗族大歌的音乐形态与思维基础

侗族大歌的音乐形态与思维基础

  • 商品货号:9787569602371
  • 商品库存:5
  • 市场价格:¥86.0元
  • 本店售价:¥68.8元
  • 注册用户:¥68.8元
  • 商品总价:
  • 购买数量:
  • 书籍描述
  • 书籍信息
  • 书籍标记

 内容简介

作者在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侗语语音及歌词音韵,分析了实词、虚词和旋律结构的关系,这是非母语研究者所不能及的。令人高兴的是,他依然坚持“认知民族音乐学”的分析方法,把词语概念作为音乐创作的思维基础,在“所岁”、“多里”(念词)、“多所”(唱出歌声)、“所顿姆”(低声部)、“所胖”(高声部)、“弯所”(吸气或换气)、“同弯所”(同时换气)、“撇弯所”(分开换气)、“雄母所”(哼唱)、“弹麻”(舌尖颤音)等概念中解释侗族大歌的音乐本体及其演唱特征,并从侗族鼓楼的多层结构、花桥的构成、侗族服饰来寻求侗族大歌多声性的思维基础,从地理环境和劳动方式来寻求侗族大歌与自然和劳动的关系,以侗族村寨和同龄群体来寻求侗族大歌的生活来源,以祭祀活动、以歌择偶、礼仪往来等习俗来寻求侗族大歌的民族风俗源泉。所有这些均体现出了作者独到的学术视野和本书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


作者简介
潘永华,侗族男高音,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艺术研究会广西分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音乐家协会会员,广西山歌协会理事,广西侗学会副秘书长,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侗族首位音乐领域的双硕士,其中,在中央音乐学院获得传统音乐方向的音乐学硕士,师从张伯瑜教授;在中国音乐学院获得民族声乐艺术硕士,师从马淑明、王士魁教授。


目录
序一
——侗族大歌为何如此迷人
序二
——兼具局内人与局外人双重身份的侗歌传承人
绪论
第一章 侗族大歌生成的地理、人文背景
第一节 生态地理环境
第二节 人文背景
第二章 侗族大歌在历史中的嬗变
第一节 侗族大歌歌源考
第二节 关于侗族大歌的传说
第三节 历代歌师
第三章 侗族大歌的流传区域及传承变迁
第一节 侗族大歌的流传区域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
第三节 侗族大歌的习俗、文化变迁
第四章 侗族大歌与民俗和节庆的关系
第一节 侗族大歌与民俗
第二节 侗族大歌与节庆
第五章 侗族大歌的音乐结构
第一节 横向旋律音程
第二节 纵向和声音程
第三节 节拍与节奏
第四节 曲体结构特征
第六章 侗族大歌的词曲关系
第一节 侗语语音及侗族大歌的歌词音韵
第二节 歌词与旋律的关系
第三节 歌词与节奏的关系
第七章 侗族大歌的衬词
第一节 衬词的结构
第二节 衬词的类别
第三节 衬词的表现形态
第八章 侗族大歌的衬腔
第一节 衬腔的类别
第二节 衬腔的旋律形态
第三节 衬腔的运用形态
第九章 侗族大歌的艺术特征和思维基础
第一节 大歌与歌师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教唱过程
第三节 侗族大歌的演唱方法
第四节 歌师对歌唱声音的评价
第五节 关于大歌的概念
第十章 侗族大歌形成的文化生态圈
第一节 多层及众低独高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 地理环境与劳动生产方式
第三节 民族语言
第四节 群居生活
第五节 民族风俗
第十一章 侗歌传承的新模式——侗乡歌会
第一节 “非遗”语境下关于侗族歌俗淡化的思考
第二节 侗歌传承的一种朦胧的冲动
第三节 坚定信心物色新的据点
第四节 体会与感受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侗族大歌30首
 
 
商品属性
[ 作者 ] : 潘永华
[ 出版社 ]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出版地 ] : 中国
[ 图书编码/ISBN ] : 9787569602371
[ 开本 ] : 16开
[ 装帧 ] : 平装

购买记录(近期成交数量0)
还没有人购买过此商品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评论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电子邮件地址
评价等级
验证码 captcha
  Reset